最近,x265 v2.0(目前我们hevc编码主要用的编码软件)发布,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相关测试方面,如何优化参数设计,来达到最好的效果。结果也令人满意,基本可以总结为3点:

  1. 10bit编码,x265对x264的领先幅度增加,目前纯视频,在相似质量下,x265可以比x264节省30%以上的码率(以前能有15%就逆天了),或者说,同码率,画质明显提升。
  2. x265的普适性提高,以前很多不适合用hevc的project,现在完全适合了
  3. 8bit编码,x265的画质明显提升,不但变得实用,而且相比x264赶超明显

所以现在,是时候调查大家意愿,微调一下我们的制作风格了。下面3个问题,每个问题有若干选项,请大家在评论中留言类似“ABC”这样的选择,并可以跟帖说说你的看法

1 正片,体积方面要不要改变?

目前,我们的BDRip,一集正片标配是 主视频(10bit hevc)+主音轨(flac, 24bit)+评论音轨(flac, 24bit)

主视频的体积是可控的,体积越大,码率越大,画质越好

两条音轨的体积是不可控的。评论音轨得看原盘带没带,不过现在蓝光一般都带。

(啥?你不知道评论音轨的存在?试着找找我们那些标注了_2flac的MKV,读读播放器教程,切换音轨听听)

目前,我们标准体积:

  • 正片550MB(可以改变)
  • 每一条音轨225MB(无损编码前提下,不可改变)
  • 总和正好是1GB/集

 

你觉得:

A 我根本看不出那么高的画质,请你们把体积再削减200MB左右

B 我觉得这样就挺好,不需要改

C 我有的是硬盘,请你们把体积再增加200MB左右

 

2 评论音轨,鸡腿、鸡肋还是鸡毛?

1GB/集的正片中,评论音轨经常要占据25%的体积。类似摇曳百合这种番,出现了主音轨16bit,评论音轨24bit的情况,评论音轨占据的体积是主音轨的两倍。

而对于中文圈观众来说,罕有字幕组制作评论音轨字幕前提下,很多人根本不会去听评论音轨,听了也一头雾水。更别提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切换到评论音轨去听

你觉得:

A 我觉得这玩意完全是鸡毛蒜皮一样的垃圾,干脆别带了,体积省下来给视频部分

B 我觉得这东西是鸡肋,带还是带着,但是没有必要一集200+MB的无损音轨,换有损节省一些码率

C 我觉得这东西是鸡腿,我很喜欢听各种staff扯皮,请你们务必保持无损配置

 

3 针对移动设备的小体积MP4版本,要不要升级换代?

8bit x265的突飞猛进,让我们可以使用8bit hevc来制作番剧,720p/1080p下,200MB/300MB的体积足以做出非常优秀的画质。同时,8bit HEVC的兼容性已经不是3年前的情况;很多手机、显卡和非编都能支持它的解码。就算不能硬件解码,8bit hevc的软解负荷也大幅低于10bit hevc。

这里有个sample:链接:http://pan.baidu.com/s/1skJTH85 密码:83ac

更换了一个sample,原本的sample有个参数可能会导致兼容性问题。

大家可以下载了试试播放效果。手机平台建议使用MXPlayer,搭配硬解+播放;PC平台则可以在LAV设置中,硬解选择DXVA2(copy-back),看看能否流畅播放。

以后,当合作字幕组请求小体积1080p制作的时候,我们将使用8bit hevc来制作MP4版本,包括有损音轨,体积大约在400MB/集,效果应该可以媲美600MB/集左右的8bit AVC方案,或者500MB/集的10bit AVC方案。但是这一方案要不要推广到所有番剧,

你觉得:

A 这东西对我的设备来说压力山大,请你们继续8bit 720p AVC 200MB一集的制作

B 以前8bit 1080p AVC 400MB一集的方案呢?我觉得这是我需要的

C 我支持HEVC,但是没有必要在移动设备上用1080p吧?继续720p吧,画质比以前AVC方案提升就是进步

D 我觉得这个方案很不错,很适合我这种手机/平板/笔记本党

E 我的设备甚至可以硬解10bit hevc,我希望你们在小体积方案上也使用10bit

 

请大家在本文跟帖留言,你的选择、你的评价会帮助我们精确定位目前我们观众团体的需求。

 

补充几点大家讨论的比较热烈的:

1. 体积550M,这只是一个平均数,我们日常当然不可能死掐这个数字。番剧本身节省码率的做出来会小,否则会大,这是很正常的。你什么时候看到vcb-s发出去的东西整整齐齐全是1.0GB?

2. 外挂音轨好处在于方便和高度可定制,但是这是以简洁性保种性为代价的。外挂音轨跟正片放在同一目录,看上去会杂乱(特别是加了字幕之后),而且无论是否单独放在一个目录里,只要音轨被移动或者删除,都牺牲保种性(无论你选择不听不下,还是下了移动到正片目录去外挂,还是下了之后自己转有损,都会破坏种子解构)。目前,vcb-s只在有体积庞大的5.1声道音轨时候,或者多条评论音轨时外挂,因为这种情况下可定制性的收益增加。而为了每集一条音轨(甚至不是所有集都有)外挂,收益有点低于代价的意思。

3. 有人说x265节省30%的码率,是不是意味着700M的10bit HEVC视频,跟那些1GB/集纯视频的10bit avc组,画质相似?这里我必须指出不是这样:因为预处理环节本身就有着帮助提升压缩率的作用,而我们这个30%是控制了其它所有变量,单论编码环节。现代top tier的预处理设计,绝不是局限于瑕疵处理,而同样强调预处理和编码搭配。根据片源特性,消除人眼难以看到的无效高频信息,预先强化在有损编码中会被削弱的细节纹理,从而在同样码率下,实现比裸压更好更保真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在用avc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更小的体积做到更好的画质原因之一。其它因素还包括参数设计是否合理等,这里不多展开。

 

 

 

 

截止时间:2016/07/31  23:59pm

 

Project list / 作品项目列表

(Image Credit: 汐風HY@pixiv) Online Docs / 在线表格 Google Sheet Notes / 注释: UID / RS / Rev / SP = 年月+序号 / 重发 / 重制 / 集中式补丁包 UID /...

阅读全文

VCB-Studio 支持 IEEE 的决定: 发布时禁止使用涩图 [愚人节快乐]

VCB-S 全心全意地支持 IEEE 的倡议,并热情地加入到他们促进多样性和性别平等的努力中。 At VCB-S, we wholeheartedly support the IEEE’s initiative ...

阅读全文

在 Windows 系统中启用长路径功能

从本月起我们的成品可能不再遵从较为严格的路径长度限制。这篇文章将简单介绍如何在 Windows 系统中启用长路径功能。 Windows 系统中较为保守的最大路径...

阅读全文

318 条评论

  1. 1. 正片,体积方面要不要改变?C. 我有的是硬盘,请你们把体积再增加200MB左右(PS:可以考虑出双版本.保持现有体积画质作为一个版本.再出一个极限高画质版本.高码率带来的画质提升也有极限吧.那就尽量达到那个极限为止!如果体积会比原版本的大许多倍的话.具体的极限高画质版本对画质的提升体积需要翻多少倍这个可以给出一个稍具体的比例来让大家投票选择吧.当然工作量会翻倍增加就是了…另外收VCB-S的版本主要是看中VCB的质量.修复原本瑕疵的情况下尽量保持高画质.现在的体积也完全不算大.不支持为了减少体积二降低画质.当然可以出多版本供大家选择.不多工作量会大大增加.)2. 评论音轨,鸡腿、鸡肋还是鸡毛?B. 我觉得这东西是鸡肋,带还是带着,但是没有必要用一集200+MB的无损音轨,换有损节省一些码率(PS:评论音轨可以单独放出.不需要和视频封装到一起.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是否下载.这种情况的话就保留无损配置吧)3. 针对移动设备的小体积MP4版本,要不要升级换代?E. 我的设备甚至可以硬解10bit hevc,我希望你们在小体积方案上也使用10bit

  2. C. 我有的是硬盘,请你们把体积再增加200MB左右B. 我觉得这东西是鸡肋,带还是带着,但是没有必要用一集200+MB的无损音轨,换有损节省一些码率D. 我觉得这个方案很不错,很适合我这种手机/平板/笔记本党PS:我是组员

  3. C. 不清楚hevc已经进步到什么程度 但是来这里的 不缺硬盘的肯定为多数,这其实也不是重点。重点肯定是vcb决定的以后的定位方向问题, 是普适向还是收藏向(画质方面),其他说多无用。那些说500MB和800MB或者更大又没差的,are you sure?差距可以有大有小,没差就是你的不对了。不同组的体积选择无非是组的画质定位问题罢了,观众的想法还是其次。既然表达个人的观点,那我的观点是做收藏向(画质方面),这几年,vcb在avc下的定位基本是并不是很高的那种画质定位,也没少为了体积而妥协,个人觉得在hevc的趋势下,可以考虑稍微改变一下定位了。(以体积换画质绝对是超过半数人的想法,能不能接受是你们的事了,如果你们以内定,那当我放屁ORZ)B. 这个比较难选择,评论轨不是每个都会听,但是音轨体积本来就不大。还是那句话,个人观点的话,偏向B,反正不听的是多数。C.不用移动设备看番,所以观点不具备参考价值。

  4. 1.C,我的倾向是画质越高越好。现在VCB对体积的限制太过严格,所以在画质方面还有一些提升空间,甚至导致一些番存在欠码的问题。我认为限制不应该在总体积上,而应该在画质上,或者说是单独的视频上,2条音轨的体积限制就应该比1条要宽,1条音轨1G/集和2条音轨1G/集在画质上的定位肯定是有不小的区别的。2.C,保留无损音轨,如果觉得不需要无损的,完全可以下载下来后自己remux或转有损。而如果不带或者带有损副音轨,对于想要无损的则只能下其他的rip或原盘来抽音轨,下载一份rip或原盘只为抽评论音轨太蛋疼了。3.不在手机上看片,所以就不选了。

    1. 我有点好奇。。你那么说的话评论音轨为什么不外挂?。。外挂的话不想要的就能够选择下载了吧?。。想要的全选下载就行。。不需要因为不需要而特地去remux。。需要的话直接挂上去就行。。

      1. 其实我也是希望外挂的,如果只考虑我自己的话,我肯定选外挂。但是考虑到外挂的话一是VCB的组员整理起来会比较麻烦,二是文件多了,而且有时候有的集数有评论音轨,有的又没有,看起来会很乱。

          1. 但是这样有一个问题,外挂音轨要听的时候得和视频放在同目录下,如果你下载后把外挂音轨移到视频同目录下就不能做种了,这样不利于保种。这也是为什么VCB的CD不是用压缩包的原因。

                1. 没多少人会用的原因是啥?。。我个人用了几次是觉得蛮好用的。。没教程?(这个的话我可以尝试写个。)懒得用?(这个我就没法子了。)还是说还有其他理由?。。用的是不支持硬链的fs之类的?。。我没做过统计。。我不知道。。你知道的话可以告诉我吗?。。

                    1. 话说。。这问题是想要解决那些会想要留下来做种的对吧?。。一般上会想要做种的应该会去读吧?。。读都不读的应该连做种都不会去做吧?。。还是说会想要做种的人只要把新东西放到他们面前他们都会去理解这些都是我的错觉?。。

  5. 1.C 其实对体积无要求,弄成2GB一集也没事,只是不要追求固定大小弄出明显的画面问题就好了2.B 评论音轨不应该喧宾夺主3.X 不在移动设备上看片所以弃权

  6. 雖然不是很懂,下的作品也不多,不過也來回一下~~1.B不過其實我覺得這種應該讓VCB專業的大大們決定的如果說組裡認為某番增加體積有助於觀賞或是製作起來更省力,那就按大大的想法做但如果沒太大幫助,或者製作更費力了那為了觀眾去增加這體積好像也有點怪怪的? 而且,畫質變好也要看的出來,畢竟觀眾也不是來做什麼畫面鑑定的人眼也就那麼犀利,看得舒服就夠了讓我們要求太多總覺得不太好?2.B、C綜合我想這東西是雞腿,例如GuP劇場版的(在網上看了翻譯,真的很不錯)不過個人真的99%都沒聽過,也聽不懂評論音軌也不會因為是24bit的所以比16bit額外多內容…..看前面的回覆有提到拆開來的但保持無損,那我在想也許可以評論不要用到24bit?雖然我不知道這樣是否真有省到…..但如果會有麻煩就別管了,還是以大大製作順手為主3.沒用移動設備看,只是覺得真要在那上面看就是為了方便一定程度就看不出來了(特別是手機),所以應該不需要太多升級吧?這邊還是交給其他大大了

  7. 1.C 作为画面党画质更好再好不过,虽然VCB-S的画质目前也很好(但是增加码率提升画质的同时各 位大大能省心一些瑕疵也会更少一些?)(不明真像瞎说的,不知对不对2.B 说实话我也是最近调试播放器时才发现VCB-S的压制的作品有无损评论音轨…突然觉得音轨占了 这么多体积的情况下居然画质还这么好,实在佩服。不过对于绝大部分像我一样日语零基础或者 不太好的观众也不太关心动画评论音轨,但是也不排除特别喜爱这部动漫的人和日语基础稍好的 观众会听,况且评论音不像动画声音那样需要极高还原度甚至无损,所以建议有损,把节省下的 码率给视频3.C 虽然有强迫症坚决避免在小屏幕上看动漫,因此基本是在电脑上看1080P的BDrip,但是平板说实 话优秀压制作品720P相比1080P在视觉上也差不了多少,更别说手机那么小块屏幕,就算手机再 好、分辨率再高也看不出啥来,总不可能拿着放大镜去看吧,因此我觉得用HEVC 8bit 720P,编 码的优势带来的画质提升已经很多了,没必要再在手机平板上追求1080P继续支持VCB-S

  8. 1.C硬盘现在又不值钱 就我留档的标准来说 体积控制在带音轨2G/集内就可以接受 考虑到组内定位不同 可以800M/1G视频+250M音轨2.B、C结合 在这里写个D吧评论音轨这玩意吧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确实没什么卵用 最重要的一条:没有字幕 导致我副音轨完整听下来的也就是物语和AB了我觉得可以这样 带评论音轨的 继续保持无损 但采用外挂MKA的形式放出 种子里单独列个条目存放 需要自取3.首先 我是没有一点想法在移动平台上看片子 对这个领域的需求基本不了解硬解10bit 就现在来说应该还是限定于S820、8890这种旗舰产品吧 再考虑屏幕、电池等问题 现阶段推广还是不太靠谱我觉得起码要到S650/652、MT6795/6797这种中端跑量的型号能硬解才能考虑普及10bit吧再是HEVC和分辨率的问题 现如今绝大多千元机没有1080P以下了吧 现如今的中端SOC也支持HEVC 8bit 那完全可以做一版 HEVC 8bit 1080P+有损AAC的组合 体积控制在0.5G吧

  9. 总体积:(B) 1GB/集挺好,不需要改。副音轨:(B) 评论音轨无损换有损,推荐QAAC TVBR Q100(凡是有损我都推荐这个),双声道出来大约是160kbps左右,比起现在常用的cvbr 128kbps还是有不少提升的,体积也就增加不到每集10MB。评论音轨有必要带,因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冒出一个劳模做了副音轨字幕,比如物语系列和AngelBeats;但是没有必要无损,因为用到的可能性太少了。版本选择:最大版本10bit HEVC 1080P 1GB/集左右,收藏用;中版本8bit HEVC 1080P,各种解码在现在和未来都会比较好,主要用于和字幕组合作以及笔记本党的观看;小版本,720P,8bit AVC,是否内嵌看字幕组的意愿,用于照顾手机和平板党。

  10. CCC1.C 作为画面党,确实不缺200MB的硬盘空间。顺便问下,增加了体积后,能不能减少v2版的出现?2.C 作为收藏版,以贵组现在的视频体积来说,感觉不差这么点体积。而且贵组也提供了BDRip简化工具来操作音轨,有需要的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有损副音轨或者去掉副音轨。不过我最赞成的还是外挂副音轨。3. C 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不过我很少用手机看视频,不是很在意这个,感觉也不会很清楚他们 的需求。而且应该还要看合作的字幕组的需求,另外LP大你也提到过手机播放视频要考虑电池的消耗,从这看能普遍硬解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总之,我认为这点LP大你比我更明白。

欢迎留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