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 mint@pixiv)

这个项目与 千夏字幕组&喵萌奶茶屋 合作,感谢他们精心制作的字幕。

轻旅轻营/摇曳露营 / Yuru Camp S1-S2
室内露营/房间露营 / Heya Camp
剧场版 轻旅轻营/摇曳露营 / Yuru Camp Movie

剧场版含外挂 FLAC 7.1 ,置于 1080p 版文件夹下。

总监:永远的神之动画。
发布:还真是。


剧场版制作说明

摇曳露营剧场版的 1080p 版原盘画质总体上属于较好的一类,线条锐利,细节纹理丰富,美中不足的是线条有一些较为明显的锯齿。除了常见的 3D 渲染带来的锯齿,在手绘线条部分,由于是原生 FHD,锐而细的线条缺少与周围平面的过渡,产生了所谓高清的次像素锯齿(类似我们经常在高清的文字上看到的那样)。抗锯齿处理不可避免的会让这些线条变宽,造成锐度下降。这里我们进行了一些权衡,使用较为保守的抗锯齿处理,然后进行补偿性锐化,提升线条黑度来补偿线条变宽导致的锐度降低,最终整体上去除锯齿而保持观感不变。原盘平面质量较好,制作公司加入了大量的噪点,几乎看不到色带问题,我们仅做了一些保底的抗色带处理。最后进行常规的自适应降噪以控制码率。
至于 UHD 原盘的画质,相比之下就不如 1080p 版了,可以看出 UHD 是基于 1080p 或者稍微高于 1080p 的分辨率拉伸而来的,一些在 1080p 版中表现出锯齿的地方,在 UHD 中被放大而更加显眼。我们使用逆向拉伸来处理锯齿,并进行补偿性锐化提升观感。平面噪点由于拉伸而表现为较大的颗粒,并且由于欠码而产生了较多烂噪,我们对噪点进行了重构,并进行适度的抗色带处理。

本次 UHD 版原盘是 Dolby Vision(以下简称 DV)制作,我们采取了一些全新的制作流程。如果要详细讲解 DV,怕是整个发布页都写不下,因此这里只简要提及几个基本概念,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查阅更多资料。DV 原盘由 BL+EL+RPU 三部分构成,在 UHD 的标准分发形式 Profile 7 下,表现为 2 个视频轨道,第一个为全分辨率的 BL 层,第二个为 1/4 分辨率的 EL 层,RPU 则内置于 EL 层。DV 原盘根据 EL 层视频是否为有效内容,可以分为 MEL(EL 层为全零,单独播放 EL 层表现为绿色)和 FEL(EL 层为有效内容,单独播放 EL 层表现为灰色)。对于 MEL(比如紫罗兰永恒花园的 UHD),可以无损转为兼容性更好的 Profile 8.1(BL+RPU),而 FEL 则不可以,强行转换会直接丢失 EL 层,并且 RPU 也可能不兼容。本次摇曳露营剧场版的 DV 原盘是 FEL,因此我们首先将 BL+EL+RPU 进行重建,得到原本的 12bit 视频,然后在 VS 中进行进一步预处理。最后我们导出无损的 Raw 数据,按照 DV 流程压制为三种成品:Profile 5、HDR10_600、SDR。第一种仍然是 DV 格式,而最后两种则是按照 DV 算法和动态元数据映射成的普通格式。
为什么要制作这么多种格式?一方面是希望能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借这个机会,验证 DV 相关的制作流程。
对于 DV 格式成品,我们最终选择了 Profile 5 格式。原盘那种 Profile 7 格式的播放兼容性非常差,基本只限于部分碟机,首先排除。剩下的 Profile 8.1 和 Profile 5 各有优劣,他们都是 BL+RPU 的单层形式。Profile 8.1 可以兼容 HDR10,在不支持 DV 的环境中可作为普通 HDR 视频播放,但效果就难以保证了。Profile 5 是最基础的一种 DV,它不兼容 HDR10 且使用 IPT 色彩空间,在不支持的设备上会显示出诡异的紫绿色。虽然牺牲了兼容性,但是 Profile 5 允许编码前重新分配画面内容的动态范围,并且使用 Full Range 编码,因此在同样 10 bit 情况下,理论上会比 Profile 8.1 有更小的精度损失。另一方面,Profile 5 是目前 DV 设备唯一必须支持的 DV 格式,也是目前各流媒体平台 DV 的主要格式,各种问题较少,在 DV 环境中是最优解。
总的来说,以上 Profile 5 成品仍然是 DV 格式,需要相应的 DV 设备才能正确播放。如果没有 DV 设备,但仍然想尝试 DV 的播放效果,我们有以下两种成品可供选择:HDR10_600、SDR。HDR10_600 版本,根据 DV 算法和动态元数据按照 600 nits 亮度映射为 HDR10 成品。这样就与普通的 HDR 视频无异,不再需要 DV 设备支持。为了保证回放的画面可控,我们只推荐拥有满足播放条件的 HDR 设备的用户观看此版本,对于没有这样设备的观众我们更推荐下一个选择——根据 DV 算法和动态元数据映射的 100-nits BT.709 BT.1886 SDR 版本。考虑到摇曳露营剧场版本身并没有多少 HDR 内容,大部分画面都处于低亮度水平,因此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这个 SDR 版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不过需要说明的是,DV 针对不同播放环境可以有不同的映射算法,如果你有 DV 设备,我们更推荐你尝试上面的 DV Profile 5 格式,可能会有更好的体验。

通常 ASS 字幕在配合 HDR 视频时存在诸多问题,本次我们邀请字幕组对 SDR 和 HDR 的情况分别做了适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字幕的选择并不取决于片源,而应该取决于你的播放设备。如果将 HDR 片源映射到 SDR 设备上播放,你可能需要选择 SDR 版字幕。由于 ASS 标准以及播放器、字幕插件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播放中可能两个版本字幕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我们更推荐观看 SDR 版并配合 SDR 字幕。DV 片源的字幕选择理论上和 HDR10 版本相同,不过考虑到能完全播放 DV 的设备对 ASS 的支持难以预测,观众最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尝试。
UHD 版原盘和 1080p 版原盘附带的多声道音轨相同,因此只在 1080p 版目录下放置一份,有需要的观众可以前去下载。


其他制作说明

S1
趁着这次字幕合作的机会,我们重制了摇曳露营第一季的正片部分。摇曳露营第一季的主要问题是锯齿,传统抗锯齿手段对平行线间的细密锯齿表现不佳,并且不可避免地会对画面锐度产生影响。得益于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目前我们采用逆向拉伸重构配合新型抗锯齿手段,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S2
摇曳露营第二季的画质对比第一季稍有提升,但依然随处可见原生作画精度不足导致的锯齿,并且伴有晕轮。处理上主要是对线条抗锯齿,并且对细节进行一定的锐度补偿。

Short Anime
室内露营的画质与摇曳露营第一季完全相同,因此直接复用第一季的处理。


重发修正:

1. 替换 S1 EP1;
2. 替换 S2 SP IV02_1 IV02_2。




S1旧制作说明(2019.01):

此番来自 坚持芳文社宇宙第一不解释 的队友 穢翼の軌跡 提名开坑。

摇曳露营的画质在新番中属于中上水准,官方有意识地对色带等问题做了预防。唯一的问题是原生作画精度不够(预算不足)导致的线条锯齿,特别是部分拉伸镜头,可以明显看出作画素材被强行拉到全高清留下的痕迹。处理上消除锯齿的同时,我们也对细节锐度进行一些补偿。

某吃信玄饼组员 ANLOF:我也好想当梨民啊。

10-bit 1080p HEVC + FLAC,MKV 格式。每话约 1000 MB。
8-bit 720p HEVC + AAC,MP4 格式。每话约 200 MB。

Tate no Yuusha no Nariagari Season 3 / 盾之勇者成名录 第三季 10-bit 1080p HEVC BDRip [Fin]

原盘画质较好,原生 843.75p,少部分分镜为 838.8p,还有一些素材分辨率为 810p。主要问题是线条带有轻微锯齿和振铃,少部分暗场有严重色带。我们进行了逆向...

阅读全文

Mahou Shoujo ni Akogarete / 憧憬成为魔法少女 10-bit 1080p HEVC BDRip [Reseed Fin]

这个项目与 喵萌奶茶屋 合作,感谢他们精心制作的字幕。 原盘画质一般,原生分辨率大约 955.7p。平面质量还算不错,有极重的噪点,虽然经过编码后观感并不好...

阅读全文

Jujutsu Kaisen / 咒术回战 10-bit 1080p HEVC BDRip [S1+S2+MOVIE Reseed Fin]

这个项目与 豌豆字幕组 合作,感谢他们精心制作的字幕。 整体画质较好,仅在部分场景零星出现锯齿,我们使用自适应 AA 对这部分锯齿进行处理,并补偿了 AA 造...

阅读全文

59 条评论

  1. 不知道为什么,VCB跟其他很多压制组的版本一样,画质和 Moozzi2 的版本有很大差异,画面感觉灰蒙蒙的,线条也没有那么清晰

      1. 原来Moozzi2喜欢调色和锐化啊,对比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Moozzi2。另外VCB里有三集真人版的Yuru Camp噪点非常多,非常影响观看

        1. 要不要降噪这个话题,三次元PT站讨论了几十年了,基本是降噪“会被指责破坏原盘画风和细节”,不降噪、“尊重原盘和保留细节”是不该被指责的保守处理;毕竟,曾经有人跟我们说过“实际摄影素材表现出来的就该是那样。”

          1. 但是噪点有可能是蓝光制作技术太渣导致的,比如为了防止banding加一大堆噪点
            不需要降噪的地方,二次元和三次元基本上是相通的,就是“特效”噪点,比如回忆杀什么的
            还有就是“画风”的问题吧,胶片拍摄的电影有些噪点比较有感觉;数字拍摄的电影噪点少一些,更“通透”,感觉更好

            他们不是还死活不用CRF吗,还有DTS狂热,高码率狂热;感觉每个Rip都太大了,但是自己压小倒不如加硬盘划算了
            说明PT组还是过于保守了,相比之下你们对于新技术的追求比他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还是希望贵组保持自己的风格

            当然,并不是正片的东西可能不需要浪费太多精力吧……也许是我多嘴了

        2. 我只要写个VS脚本挂上三个滤镜就能达到那个效果 滑稽
          这样的调节有可能造成细节的损失
          不过看此次的Rip似乎也就收线、加饱和度,损失较小
          (Moozzi2组的画面处理力度变化幅度很大,有的Rip可能就降降噪,有的Rip就大幅调色,有的Rip加对比度之类的就会损失暗部和亮部的细节)
          当然也不是批评他,毕竟画质这种问题其实是比较主观的、而且容易引战
          不过现在我已经是处于“这个番VCB-S有出我就无脑收”的状态了 滑稽

欢迎留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